近十幾年來,我國的城鎮汙水處理事業(ye) 得到了快速發展,城鎮汙水排放量不斷增加,處理要求也日趨嚴(yan) 格。《“十四五"城鎮汙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發展規劃》指出,2021—2025 年有效緩解我國城鎮汙水收集處理設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係統推動補短板強弱項,提升汙水收集處理效能,加快推進汙水資源化利用,提高設施運行維護水平。“十四五"期間,新建、改建和擴建再生水生產(chan) 能力不少於(yu) 1500 萬(wan) 立方米/日。大量汙水處理廠的建設,降低了汙染物的排放,改善了水環境,同時汙水處理是高能耗產(chan) 業(ye) ,這給能源消耗增加了壓力,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基於(yu) 物聯網技術的能效管理平台進行能源管理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為(wei) 研究我國典型城鎮汙水處理廠的能耗水平及 主要電耗分布情況,筆者對我國不同地區的具有代表 性的汙水處理廠開展實地調研。其間挑選 7 座連續穩 定運行兩(liang) 年以上(運行不間斷)、負荷率不低於(yu) 80% 的汙水廠,並進行分區用電量監測,汙水廠基本情況如表 1 所示。
所選 7 座汙水廠均執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 A 出水標準, 根據工藝流程,可以劃分為(wei) 一級處理、二級處理、深 度處理、汙泥處理、再生水 5 個(ge) 功能分區,分別安裝 電量統計裝置,進行為(wei) 期 1 年的電耗記錄。 汙水廠噸水電耗和各功能分區電耗占比如圖 2 所示。由圖可知,所選汙水廠 2017 年的噸水電耗 平均值保持在 0.2 ~ 0.45 kW·h/m3 。從(cong) 五座處理工 藝為(wei) A2O 的汙水廠數據來看,噸水電耗與(yu) 處理規模 相關(guan) 性明顯,處理規模 5 萬(wan) m3 /d 的 E 廠噸水電耗為(wei) 0.43 kW·h/m3 ,大於(yu) 10 萬(wan) m3 /d 的汙水廠噸水電耗低於(yu) 0.3 kW·h/m3 ,處理規模越大,電耗相對越低。各汙水 廠二級處理段的能耗較大,占總電耗的 50% ~ 65%, 其次為(wei) 一級處理和深度處理段,平均占比分別為(wei) 19% 和 16%,部分廠再生水用電占比超過 5%
本次選擇具有代表性的 A 廠全流程主要設備的用電情況進行為(wei) 期1年的計量統計,係統分析各設備的耗電量。一級處理段主要耗電設備為(wei) 進水提升泵,二級處理主要為(wei) 風機、推進器和回流泵,深度處理段為(wei) 二次提升泵,汙泥處理段為(wei) 汙泥脫水機,再生水段 為(wei) 提升泵。 對 A 廠各單元和設備電耗的統計結果表明,二級處理單元和汙水提升能耗較大,占整個(ge) 汙水處理廠總能能耗80%左右。一級處理電耗比例達到20%,其中進水提升泵電耗占該單元電耗的 85%;二級處理單元的能耗主要集中在鼓風機、攪拌器和內(nei) 外回流泵上,其中,鼓風機占該單元電耗的 59%,占全廠工藝總電耗的 43%。全廠較大的能耗處理單元為(wei) 生物處理段、進水泵房、二次提升泵房,節能降耗的重點設備為(wei) 風機和提升泵。
設計時為(wei) 保證較大流量需求,我國大多數城鎮汙水處理廠(尤其是建設年代較早的汙水處理廠)普遍存在設備選型過大、配置單一、恒速運行等配置不合理問題。因此,提高設備配置水平,合理進行設備選型是汙水廠降低能耗的關(guan) 鍵所在。
為(wei) 緩解我國城市用電高峰時段負荷過高、電網峰穀時段負荷差較大等電力供應緊張的情況,出台了相關(guan) 政策,各省市根據不同時間段的用電負荷情況製定了不同的電價(jia) ,如峰、平、穀三檔電價(jia) 和尖、峰、平、穀四檔電價(jia) ,收費標準依次降低。在對城鎮汙水處理廠進行調研時發現,部分汙水廠在保證出水穩定達標的前提下,通過合理控製,在電網負荷較低時加大運行負荷,用電高峰期減少設備運行數量或調低設備運行頻率,將電網用電高峰時段的部分負荷轉移到用電低穀時段,減少電網的峰穀負荷差。這樣可以降低汙水廠運行費用,同時實現社會(hui) 資源的優(you) 化配置。下麵以 X 汙水廠為(wei) 例進行分析,其峰平穀用電量及分布情況如圖 3 所示。
X 廠設計規模為(wei) 20 萬(wan) m3 /d,水量變化係數設計 值為(wei) 1.3,運行負荷為(wei) 80%,處理工藝為(wei) 氧化溝工藝, 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 (GB 18918—2002)一級 A 排放標準,平均噸水電耗 為(wei) 0.24 kW·h/m3。X 廠所在城市峰平穀三個(ge) 時段分別 為(wei) 8 h,從(cong) 圖 3 可以看出,峰期用電量較為(wei) 穩定,月 均為(wei) 40 萬(wan) kW·h 左右,占總用電量的 25.7%,比重較少;平期用電量均衡,占總電量的 30.6%;而主要 電耗集中在穀期,占總電量的 43.7%。根據該廠所在 城市的電費收費標準,大工業(ye) 用電電費峰值為(wei) 1.016 7 元 /(kW·h) (6-8 月為(wei) 1.078 8 元 /(kW·h)), 平值為(wei) 0.675 元 /(kW·h),穀值為(wei) 0.420 3 元 /(kW·h), X 廠通過錯峰用電,每年可節省電費約 100 萬(wan) 。
安科瑞電氣具備從(cong) 終端感知、邊緣計算到能效管理平台的產(chan) 品生態體(ti) 係,AcrelEMS-SW智慧水務能效管理平台通過在汙水廠源、網、荷、儲(chu) 、充的各個(ge) 關(guan) 鍵節點安裝保護、監測、分析、治理裝置,用於(yu) 監測汙水廠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重點監測主要用能設備能效,保護汙水廠運行安全可靠,提高汙水廠能效,為(wei) 汙水處理的能效管理提供科學、精細的解決(jue) 方案。
AcrelEMS智慧水務綜合能效管理係統由變電站綜合自動化係統、電力及能效管理係統組成,涵蓋了水務中壓變配電係統、電氣安全、應急電源、能源管理、照明控製、設備運維等,貫穿水務能源流的始終,幫助運維管理人員通過一套平台、一個(ge) APP實時了解水務配電係統運行狀況,並且根據權限可以適用於(yu) 水務後勤部門管理需要。
管理層設置在綜合能源管理中心,配置能源管理數據服務器和主機,通過水務綜合能效管理係統,完成對廠區配電係統、主要用能設備如電機、風機的遠程數據采集和實時,並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以曲線、棒圖、餅圖、散列等方式呈現給用戶,方便值班人員時刻掌握各工段的運行參數和狀態,全廠需量、電能及其他重要統計數據,同時預留數據上傳(chuan) 上一級水務係統的通訊接口。
網絡通訊層從(cong) 能源中心到用戶變電所、水泵站、工藝車間敷設光纜,配置網絡交換機和光電轉換機,構建星型以太雙網,提高網絡傳(chuan) 輸的可靠性通信方式,實現能源管理的主幹通信功能。在每個(ge) 站配置數據采集箱和通訊管理機,采集能源中心,汙水泵站、曝氣生物處理、汙泥泵站的用電數據、開關(guan) 狀態,采集各PLC控製盤的水泵、風機等設備運行參數和狀態,如風機水泵的啟停、運行時間以及水泵壓力、流量、風機氣壓以及曝氣係統的工作狀態以及水池水位等。
現場設備層,由分散安裝在用戶站、汙水泵站、曝氣生物處理、汙泥泵站內(nei) 的繼電保護、多功能電表、電動機保護器、溫度傳(chuan) 感器、火災探測器、水池水位計、壓力表、流量計、以及各PLC控製櫃等組成,完成配電回路的電參數監測、電機保護,水池水位、水泵流量、風機風量監測,實現水泵、風機的自動/手動運行控製。
本平台包含了電力子係統,能耗分析子係統,智能照明子係統,電能質量監測和提升子係統,電氣火災監測子係統,消防電源子係統,防火門子係統,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子係統 ,工藝,視頻等子係統,下麵介紹安科瑞能耗管理係統以及硬件選型。
AcrelEMS-SW智慧水務能效管理平台通過搭建計量體(ti) 係,采集汙水處理廠能源數據,顯示汙水處理廠的能源流向和能源損耗,通過能源流向圖幫助其分析能源消耗去向,找出能源消耗異常區域幫助其了解各工藝環節能源消耗量,並且可細化到樓層、車間、產(chan) 線、班組、工序,計算產(chan) 品單耗、單位麵積能耗或萬(wan) 元產(chan) 值能耗,從(cong) 而計算出能耗總量和單位能耗。
采集工廠工藝用電、廠務用電等消耗量,同環比對比分析,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計算,標煤計算和CO2排放統計趨勢。
汙水處理廠中有著大量的電機、水泵,其中汙水提升泵和鼓風曝氣能耗占據了工藝能耗中的大多數,平台針對這些工藝設備進行監測分析,工藝之間橫向比較,尋找具有調控潛力的用電設備、工藝單元,幫助用戶發現其能效提升空間並提供解決(jue) 方案,找到較好的運行區域,顯著降低能源消耗
AcrelEMS-SW智慧水務能效管理平台支持接入分布式光伏電站以及風力發電站,為(wei) 企業(ye) 提供分布式電站運行監測和發電日/月/年/累計收益和減排分析,支持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在儲(chu) 能環節,平台接入BMS和PCS數據,支持充放電配置策略,並對電池管理係統提供實時預警,根據其負荷特點,削峰填穀,充分使用新能源,降低汙水廠碳排放。
地下汙水廠的建設,本著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運行管理的原則,通過合理運用能源管理平台,利用的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互聯網技術,能夠提高汙水廠的供電可靠性,找到節能降耗的實際方案,深入能耗分析,發掘節能潛力,為(wei) 管理者提供準確化的管理手段,提高汙水處理廠的能耗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