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章  >  淺談建築能耗監測與智能控製係統

淺談建築能耗監測與智能控製係統

更新時間:2022-12-13  |  點擊率:725
摘要:通過雲平台服務功能,對建築物內傳感器數據采集、各類數值量進行互聯網上傳,在雲平台進行大數據分析對比,構建建築能耗監測、智能控製和管理服務係統,實現對各類建築能耗情況的統計、分析、診斷和預警等,實現對用電設備進行有效的智能控製與管理,降低用能客戶能源成本,便於電網企業實施區域性建築樓群的需求側管理,滿足政府對建築領域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的整體要求。
關鍵詞:能耗監測;智能控製;能效服務;智能照明;智能化
0引言

隨著節能減排政策推進,建築能耗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men) 關(guan) 注。為(wei) 了方便人們(men) 了解建築實時能耗和改變用戶的用電習(xi) 慣,降低用能客戶能源成本,同時便於(yu) 電網企業(ye) 實施區域性建築樓群的需求側(ce) 管理,滿足對建築領域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的整體(ti) 要求,本文主要介紹建築的能耗監測與(yu) 智能控製係統。

1係統基本結構

係統基本結構圖如圖1所示。

傳(chuan) 感器—輸入操作指令,發送到管理主機或執行器。執行器—輸出動作指令,執行樓宇設備的通斷及調節。

管理主機—信息處理中心,接收指令和傳(chuan) 達指令到執行器,執行器動作。通信模塊—傳(chuan) 遞信息指令,信息聯接指令傳(chuan) 輸通信。動作元件—接收信息指令,執行相關(guan) 動作的配套元件。雲(yun) 平台—分析處理采集的各方麵數據,並發出告警及管理指令。

圖1係統基本結構圖
2技術方法

建築能耗檢測與(yu) 智能控製的能效服務,通過采集器和智能管理主機進行數據采集與(yu) 智能控製。智能管理主機一方麵通過Rs485總線與(yu) 底層各種設備連接通訊,另一方麵通過互聯網與(yu) 頂層設備的建築能效監測與(yu) 控製管理中心連接通訊,有關(guan) 電表、水表、煤氣表、熱能表則通過Rs485總線與(yu) 能耗采集器連接,並將實時數據緩存至能耗采集器,能耗采集器通過互聯網與(yu) 頂層(設備)的監測與(yu) 控製管理中心連接通訊,對建築實現主動控製或智能控製的方式,實現對建築的節能服務管理。

底層各種設備包括:帶有Rs485總線接口的電表、水表、煤氣表、熱能表、能耗監測控製插座、能耗監測控製開關(guan) 執行器、智能照明控製麵板、數據采集器、紅外轉發器等。

頂層設備包括:服務器、電腦以及管理係統軟件等,頂層設備對對底層各種設備、四表進行數據收集、監測和數據分析,同時做出相應的判斷、操作,必要時對底層各種設備進行控製、設置或編程。

該係統可以通過服務器向手機AP端推送各種信息,同時也接收手機AP端的操作指令,就是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監控與(yu) 控製,實現與(yu) 上級平台的通訊,實現更大範圍用能終端的監測與(yu) 管理,形成電能服務管理平台與(yu) 建築能效服務雲(yun) 平台的融合對接,以實現對所有用戶進行數據監測、分析、預警,並實施主動控製或智能控製的方式,實現建築能效的動態優(you) 化控製策略,進而提供用戶運行經濟指導方案。

3係統組成架構

建築能耗監測與(yu) 智能控製係統的基本構成,是由各元件通過總線連接成一條支線,幾條支線組成一個(ge) 區域,幾個(ge) 區域構成一個(ge) 大的係統。一條支線可以連接64個(ge) 總線元件,每個(ge) 區域可以容納15條支線,每個(ge) 係統可以有15個(ge) 區域。係統組成構架如圖2所示。

圖2係統組成架構

在係統比較小、一條支線足以容納的情況下,可以不必配置線路耦合器,如圖3所示。在同一條支線內(nei) ,電源模塊與(yu) MG元件的距離為(wei) 350m,兩(liang) 個(ge) 元件距離為(wei) 700m,整條支線的長度不超過1000m。支線與(yu) 支線之間的相連稱為(wei) 主幹線,同樣需要一個(ge) 電源進行供電,對總線元件數量和距離的要求與(yu) 支線相同。

圖3不配置線路耦合器係統組成構架圖

係統也可以通過智能管理主機直接與(yu) 以太網相連,如圖4所示。在這種情況下,智能管理主機可以替代線路耦合器或者中轉器的作用。這種方式可以解決(jue) 超遠距離傳(chuan) 輸的問題,同時可以提高係統主幹線的傳(chuan) 輸速率。

圖4配置智能主機係統組成架構圖
4物聯網技術應用
4.1物聯網數據采集技術

針對物聯網感知及信息處理向智能化、網絡化方向發展,本研究方向從(cong) 多功能傳(chuan) 感芯片與(yu) 元器件、嵌入式傳(chuan) 感係統、感知信息融合處理等3個(ge) 層次開展研究工作[2-3]。

(1)多功能傳(chuan) 感芯片與(yu) 元器件

物聯網係統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在一個(ge) 複雜環境下感知多個(ge) 多類物理信息,本方向研究多傳(chuan) 感在芯片級、元器件級的集成創新。

(2)嵌入式傳(chuan) 感係統

傳(chuan) 感器網絡綜合了傳(chuan) 感器技術、嵌入式計算技術、現代網絡及無線通信技術、分布式信息處理技術等,能夠通過各類集成化的微型傳(chuan) 感器協作實時監測、感知和采集各種環境或監測對象的信息,是物聯網感知的重要手段。

(3)感知信息融合處理

物聯網係統中多類多個(ge) 傳(chuan) 感器感知信息的融合處理,直接關(guan) 係到信息采集的有效性、準確性與(yu) 可靠性。通過有效信息的提取、網絡自適應感知和自適應編碼等手段,提高多媒體(ti) 信號在網絡傳(chuan) 輸過程中的服務質量。

4.2總體技術框架
4.2.1平台功能框架

建築能耗監測與(yu) 智能控製,主要是針對建築物的水、電、煤、氣的消耗使用情況進行監測,並以此為(wei) 基礎進行各個(ge) 耗能設備的智能控製。本平台的基礎數據為(wei) 建築、設備管理、物聯網數據采集中間部件、數據接口、權限體(ti) 係,並在此基礎上搭建能源管理係統,通過對配電房、燃氣轉壓、供水泵房、換熱站進行各項耗能情況的檢測,通過空調管理、路燈管理、工程管理優(you) 化耗能結構,實現實時能耗、分項能耗、設備狀態、實時預警,以此實現能源公示,並取得建築節能方案的優(you) 化。平台功能框架圖5所示。

圖5平台功能框架圖
4.2.2平台技術架構

平台通過工業(ye) 組態數據采集接口、安防數據接口等各種接口,向各個(ge) 數據單元傳(chuan) 輸數據,通過建模分析各個(ge) 數據,生成實時數據、曆史數據、預警數據,並與(yu) 各終端應用相結合,實現建築的能耗檢測與(yu) 智能控製。平台技術架構如圖6所示。

圖6平台技術架構
4.3建築能耗監測
4.3.1能耗分類分項

(1)建築基本信息采集與(yu) 統計,含建築物基本信息調查,建築近年能耗水耗賬單采集與(yu) 統計;

(2)建築分類能耗,包括電量、水量、燃氣、集中供熱量、集中供冷量、煤、液化石油氣、人工煤氣、汽油、煤油、柴油、可再生能源、其他能源應用量;

(3)建築分類水耗,包括市政自來水耗量、非傳(chuan) 統水源利用量;

(4)室內(nei) 耗能設備或係統基本信息采集與(yu) 統計;

(5)運行管理節能及行為(wei) 節能調查(含建築用能管理製度)、建築內(nei) 人員行為(wei) 節能調查。

4.3.2能耗診斷

設計一套實用的能耗分析初步方案,包括能耗參考值設置、能源使用量分析、能源使用費用分析、能耗總基準分析、能耗平均基準分析、分項回路分析和能耗分析報告,實現能耗數據的統計處理和節能分析。

4.3.3能耗公示

(1)建築基本信息

建築基本信息,包括建築名稱、建築麵積、建築層高、建築層數、建築功能、建成及使用年份、常駐人數、主要用能方式等。

(2)能耗水耗指標

能耗水耗指標,包括年度總能耗量、年度總水耗量。能耗水耗公示,包括實際能耗水耗量和標準量。年度分類能耗量:年度耗電量、年度燃料(煤、氣、油等)消耗量、年度集中供熱量、年度水耗量等。年度分類水耗量:市政自來水耗量、非傳(chuan) 統水(雨水、中水)耗量。年度單位麵積能耗量、年度單位麵積水耗量、年度生均能耗量、年度生均水耗量。

4.3.4決策支持係統

係統以實現建築節能為(wei) 目標,以強大的數學模型為(wei) 基礎,以優(you) 化的控製算法為(wei) 核心,以帶有自學習(xi) 功能的能耗趨勢為(wei) 開環運算依據,以客觀的能耗分析為(wei) 評價(jia) 指標,以用戶的多元需求為(wei) 服務宗旨,以對原有係統改動量為(wei) 前導,體(ti) 現優(you) 異的降耗指標。

係統能夠根據應用需求給出係統統計區域內(nei) 任意範圍、任意時間段、任意能耗係統、任意單個(ge) 設備的詳細能耗數據;用戶可根據查詢需求個(ge) 性化選擇匯總方式生成詳細的能耗數據報表,還可將能耗數據報表生成諸如柱型圖、曲線圖、餅圖、點圖、麵積圖等統計圖表,從(cong) 而直觀地對數據進行能耗分析,如圖7-圖8所示。

圖7能量對比拚圖
圖8能耗分析線形圖
5建築能耗分析係統
5.1概述

Acrel-5000web建築能耗分析係統是用戶端能源管理分析係統,在電能管理係統的基礎上增加了對水、氣、煤、油、熱(冷)量等集中采集與(yu) 分析,通過對用戶端所有能耗進行細分和統計,以直觀的數據和圖表向管理人員或決(jue) 策層展示各類能源的使用消耗情況,便於(yu) 找出高耗能點或不合理的耗能習(xi) 慣,有效節約能源,為(wei) 用戶進一步節能改造或設備升級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撐。用戶可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實施能源計算,分析現狀,查找問題,挖掘節能潛力,提出切實可行的節能措施,並向縣級以上管理節能工作的部門報送能源計算報告。

5.2應用場所

適用於(yu) 公共建築、集團公司、工業(ye) 園區、大型物業(ye) 、學校、醫院、企業(ye) 等不同行業(ye) 的能耗監測與(yu) 管理的係統設計、施工和運行維護。

6係統功能
6.1係統概況

平台運行狀態,當月能耗折算、地圖導航,各能耗逐時、逐月曲線,當日,當月能耗同比分析滾動顯示。

6.2用能概況

對建築、部門、區域、支路、分類分項等用能進行對比,支持當日逐時趨勢、當月逐日趨勢曲線、分時段能耗統計對比、總能耗同環比對比。

6.3用能統計

對建築、區域、分項、支路等結構按日、月、年報表的形式統計對分類能源用能進行統計,支持報表數據導出EXCEL,支持選擇建築數據進行生成柱狀圖。

6.4複費率統計

複費率報表按日、月、年統計對單棟建築下不同支路的尖、峰、平、穀用電量及成本費用進行統計分析。支持數據導出到EXCEL。

6.5同比分析

對建築、分項、區域、支路等用能按日、月、年以圖形和報表結合的方式進行用能數據同比分析。

6.6能源流向圖

能源流向圖展示單棟建築時段內(nei) 各類能源從(cong) 源頭到末端的的能源流向,支持按原始值和折標值查看。

6.7夜間能耗分析

夜間能耗以表格、曲線、餅圖等形式對選擇支路分類能源在時段工作時間與(yu) 非工作時間用能統計對比,支持導出報表。

6.8設備管理

設備管理包括,設備類型、設備台賬、維保記錄等功能。輔助用戶合理管理設備,確保設備的運行。

6.9用戶報告

用戶報告針對選定的建築自動統計各能源的月使用的同環比趨勢,並提供簡單的能耗分析結果,針對用電提供單獨的複費率用能分析,報告可編輯。

7係統硬件配置
8結論

建築能耗檢測與(yu) 智能控製係統,通過實時監測建築能耗數據與(yu) 智能控製相結合,能夠得出建築能耗的優(you) 化方案,大大降低傳(chuan) 統建築的能耗。係統采用統一的485協議,各個(ge) 設備隻需符合協議便可在係統中使用,方便了係統設計者的設計和集成商的集成、布線簡單清晰,減少了線材的使用,方便後期的維護工作,同時便於(yu) 用戶的統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