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鐵路建設的高速發展和運維工作量的增加,運維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傳(chuan) 統的鐵路電力運維管理模式已難以滿足智能的運行維護管理需求[1]。
在科技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監測技術已在鐵路電力係統中實現了應用,但由於(yu) 缺少統一的信息化建設標準、一體(ti) 化共享的信息平台,存在許多智能化的監測設備重複配置、標準不統一且不能數據共享,各智能監測子係統相互孤立形成信息孤島等問題,進而造成鐵路運維服務的數據綜合應用難以展開[2]。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一種適用於(yu) 高速鐵路的電力智能運維管理係統,通過統一的運維數據傳(chuan) 輸網絡,充分利用共享數據交互設計以及鐵路互聯網地址資源,實現各類運維係統數據傳(chuan) 輸。係統深度集成各運維監測功能,通過模塊化方式,實現運維平台係統無縫銜接,使係統具備良好的擴展性和可維護性。
係統由智能運維管理主站、通信傳(chuan) 輸網絡、數據采集及通信管理終端三部分組成,即終端感知層、係統網絡層、係統平台層的三層網絡架構模式,如圖1所示。
係統通過終端感知層內(nei) 的各個(ge) 監測子係統來采集數據,通過數據交換機或路由器將所采集到的數據上傳(chuan) 給係統網絡層,係統網絡層對各類數據進行統一管理,並通過鐵路通信專(zhuan) 用光纖維護通道或共用移動通信網絡通信接口接入係統平台層。
電力智能運維管理係統主站按照運營單位要求一般集中設置於(yu) 供電段內(nei) ,主要包括兩(liang) 套並行運行的監控調度工作站,用於(yu) 管理和調度整個(ge) 係統運行;為(wei) 數據庫係統的高性能運行提供硬件支持和保障的數據庫服務器;具有多個(ge) 通信輸入/輸出端口的信息集成網關(guan) ,作為(wei) 在線監測係統和主站平台之間的數據和命令交換;用於(yu) 接收衛星對時的GPS時鍾;為(wei) 計算機係統供電的UPS電源,以及打印機、調度台等設備和係統服務軟件,係統具備可擴展功能[3]。
作為(wei) 係統平台層,運維管理主站可實現各在線監測子係統的信息統一接入,並集成優(you) 化和信息共享,實現數據采集、數據庫管理、運行監視、告警、報表、係統維護管理等功能[4]。
近年來,隨著鐵路通信網絡建設的逐步加強,為(wei) 鐵路電力智能運維管理係統的發展提供了便利,係統通過專(zhuan) 用的鐵路運維傳(chuan) 輸網絡通道,將各類子係統終端的監測數據傳(chuan) 送至運維管理平台數據進行實時分析處理,與(yu) 采用GPRS等移動通信網絡接入的方式相比,受環境影響更小,且更能保證網絡。
本係統的電力維護通道按照《鐵路供電調度係統通信組網技術方案指導意見》(運電通信函(2012)428號)設置,如圖2所示。係統設置1條通信通道,維護通道一個(ge) 2Mb/s電路掛接終端站的數量不大於(yu) 10個(ge) ,維護通道利用傳(chuan) 輸係統接入層以太網通道,經車站(或通信站)的傳(chuan) 輸設備與(yu) 數據網設備互連,在運行維護管理主站設置10M數字通道。
就地設置的通信管理單元設備與(yu) 通信傳(chuan) 輸網絡設備間的連接可采用以下方案:對於(yu) 10kV配電所、通信信號變電所等設有通信機械室的房屋,終端設備與(yu) 通信傳(chuan) 輸設備間為(wei) 室內(nei) 布線且布線距離小於(yu) 100m,采用FE(e)電接口連接;對於(yu) 區間箱變終端設備與(yu) 通信傳(chuan) 輸設備間為(wei) 室外布線或室內(nei) 布線距大於(yu) 100m,采用工作在1310nm窗口的單模光纖以FE(o)光接口連接。
數據采集及通信管理終端主要由設置於(yu) 鐵路變配電所、箱式變電站等電力設施處的各類在線監測子係統的電氣監測模塊以及統一的通信管理單元組成。
各個(ge) 分散的電氣監測模塊的測量單元部署在開關(guan) 櫃等設備處,采集進出線開關(guan) 的各種電氣運行參數,並通過RS485總線接入到通信管理單元,利用通信處理設備,通過專(zhuan) 用的電力運維管理通道將數據傳(chuan) 入主站進行統一監測。
鐵路電力變配電設備主要包括10kV高壓開關(guan) 櫃、高壓環網櫃、變壓器、低壓櫃、配電箱和控製箱等,在沿線各車站及區間設置。特別是為(wei) 區間通信基站、直放站,信號中繼站等負荷供電的箱變一般按照每3Km一處設置於(yu) 區間路基外側(ce) 、高架橋下或隧道洞室內(nei) ,具有點多線長,交通不便,運行環境惡劣,巡視檢查須天窗點進行等特點,給設備的巡視檢查造成了很大難度。
綜上所述,通過設置在線監測子係統,應能實時掌握高鐵電力供電係統運行中影響電氣設備運行的主要和重要的核心關(guan) 鍵設備和部位的運行狀態,提高狀態監測的自動化水平,以適應無人值班及需要天窗點巡視的電力供電係統設備管理運營維護要求。高速鐵路電力智能運維管理係統可包含以下子係統功能,並具備接入擴展其他係統的功能:
(1)貫通電纜線路在線故障定位係統
高速鐵10kV綜合負荷貫通線和負荷貫通線均采用全電纜線路,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電纜故障會(hui) 嚴(yan) 重影響電力供電的可靠性,影響鐵路的正常運行。目前故障點的查找一般采用發生故障後斷電隔離故障區段後利用天窗點進行,故障查找和檢修難度較大。貫通電纜線路在線故障定位係統在10kV配電所、車站通信信號變電所、區間箱變或變電所等處設置故障定位裝置,從(cong) 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側(ce) 采集電壓和電流信號,對基波和行波電流、基波和行波電壓等信號實時監測,通過行波理論、雙端行波定位理論與(yu) 小波變換原理,采用高精度GPS/BDS多源時鍾授時係統,實現貫通電纜線路故障的實時定位,大大減小查找電纜故障點的工作量,縮短檢修搶修時間,從(cong) 而提高速鐵路電力供電的可靠性[5]。
(2)電纜頭在線光纖測溫係統
電纜頭的溫度的變化直接反映電纜的運行狀態,電纜頭溫度過高後應及時處理,避免電纜事故的擴大甚至燒毀電纜。目前常規的溫度檢測均需要檢測人員到設備現場進行,且電纜頭可視,已不能適應智能運維管理要求[6]。電纜頭在線光纖測溫係統由傳(chuan) 感器和處理器兩(liang) 部分構成,在電纜接頭處設置熒光光纖溫度傳(chuan) 感器,並由處理器發出光源,基於(yu) 熒光測溫原理,通過測試光發射餘(yu) 輝衰減的時間,將其轉換為(wei) 可測的光信號。處理器接收到傳(chuan) 感器發出的光信號後,將其轉換為(wei) 溫度信號,其數據可通過現場通信裝置傳(chuan) 輸至智能在線監測運維管理係統主站。係統可在線、實時地準確測量電纜接頭的接點溫度。做到對電纜頭溫度的實時監測,進行溫度異常時的報警[6]。
(3)電力成套開關(guan) 設備局部放電監測係統
局部放電是絕緣損壞的重要標征,是局部過熱,電器元件和機械元件老化的預兆,並造成高壓電氣設備發生絕緣擊穿。通過在高壓開關(guan) 櫃等設備中設置局部放電智能監測裝置,能監測到主絕緣材料故障、絕緣材料表麵及空氣介質故障所激發的超聲波信號;接觸不良或過載引起的溫度過高;絕緣材料汙穢引起的表麵爬電、閃絡等。可對開關(guan) 櫃由於(yu) 絕緣缺陷和老化造成絕緣內(nei) 部氣隙形成的氣隙放電,以及內(nei) 部的金屬毛刺、懸浮顆粒,絕緣子表麵髒汙,接觸不良等缺陷進行預警。
(4)變配電所接地電阻監測係統
變配電所的設備保護接地、防雷接地等共用接地係統,與(yu) 運行密切相關(guan) 。係統采用接地電阻在線監測儀(yi) 作為(wei) 核心監測設備,內(nei) 置傳(chuan) 感器與(yu) 電路板,金屬殼屏蔽設計,適用於(yu) 戶外環境的使用,監測多個(ge) 關(guan) 鍵接地點的接地電阻值,並通過通信傳(chuan) 輸數據實現遠程在線監測,係統軟件能描述接地電阻的變化趨勢、周期,並可以設定相關(guan) 的閾值給予警示,在線監測接地引下線的連接狀況、回路接地電阻、金屬回路聯結電阻。確保接地係統良好運行。
(5)箱變弧光保護監測係統
開關(guan) 櫃由於(yu) 電路元器件損壞、絕緣破壞、過電壓、意外短路等原因產(chan) 生弧光短路故障會(hui) 對人身和設備造成大的損害。由於(yu) 鐵路箱變內(nei) 各類電氣設備布置比較緊湊,很容易發生電弧光事故,且大多設置於(yu) 區間,巡視檢查不便,因此可通過配置弧光保護係統,將弧光傳(chuan) 感器安裝在櫃內(nei) 各間隔中,當弧光故障時,采集檢測突然增加的電弧紫外光,並通過光纖傳(chuan) 輸光信號至主控單元,當檢測到電弧光時及時跳閘。
高速鐵路電力智能運維管理係統由於(yu) 現場采集終端設備數據接口的不同,通信管理單元需要具備自適應工業(ye) 以太網接口和RS485串口,根據運維子係統的數量進行配置以太網接口和串口的數量,滿足係統需要。
係統軟件包括係統應用服務和數據服務軟件,提供了包括基礎信息管理服務、數據采集和存儲(chu) 服務、運行監視和告警、運行分析服務、數據分析服務等多種功能模塊[8]。
係統軟件係統遵循分層式和模塊化結構,主要由表示層、業(ye) 務層及數據層等多層次模型構成,各層遵循標準數據接口和交換方式,使得係統構架符合通用性和可擴展性原則。係統的數據層和業(ye) 務層部署在運維平台服務器上,表示層則通過WEB客戶端、移動APP和SNS(微信)等多種訪問接口和客戶端應用界麵實現,係統軟件平台架構詳如圖3所示。
AcrelCloud-1000變電所運維雲(yun) 平台基於(yu) 互聯網+、大數據、移動通訊等技術開發的雲(yun) 端管理平台,滿足用戶或運維公司監測眾(zhong) 多變電所回路運行狀態和參數、室內(nei) 環境溫濕度、電纜及母線運行溫度、現場設備或環境視頻場景等需求,實現數據集中,集中存儲(chu) 、統一管理,方便使用,支持具有權限的用戶通過電腦、手機、PAD等各類終端鏈接訪問、接收報警,並完成有關(guan) 設備日常和定期巡檢和派單等管理工作。
適用於(yu) 電信、金融、交通、能源、醫療衛生、文體(ti) 、教育科研、農(nong) 林水利、商業(ye) 服務、公用事業(ye) 等行業(ye) 變配電運行維護係統的新建、擴建和改建。
用能月報支持用戶按總用電量、變電站名稱、變電站編號等查詢所管理站所的用電量,查詢跨度可設置為(wei) 月。
站點監測包括概況、運行狀態、當日事件記錄、當日逐時用電曲線、用電概況。
變壓器狀態支持用戶查詢所有或某個(ge) 站所的變壓器功率、負荷率、等運行狀態數據,支持按負荷率、功率等升、降序排名。
運維展示當前用戶管理的有關(guan) 變電所在地圖上位置及總量信息。
配電圖展示被選中的變電所的配電信息,配電圖顯示各回路的開關(guan) 狀態、電流等運行狀態及信息,支持電壓、電流、功率等詳細運行參數查詢。
視頻監控展示了當前實時畫麵(視頻直播),選中某一個(ge) 變配電站,即可查看該變配站內(nei) 視頻信息。
電力運行報表顯示選定站所選定設備各回路采集間隔運行參數和電能抄表的實時值及平均值行統計。
對平台所有報警信息進行分析。
任務管理頁麵可以發布巡檢或消缺任務,查看巡檢或消缺任務的狀態和完成情況,可以點擊查看任務查看具體(ti) 的巡檢信息。
用戶報告頁麵主要用於(yu) 對選定的變配電站自動匯總一個(ge) 月的運行數據,對變壓器負荷、配電回路用電量、功率因數、報警事件等進行統計分析,並列出在該周期內(nei) 巡檢時發現的各類缺陷及處理情況。
電力運維手機支持“監控係統"、“設備檔案"、“待辦事項"、“巡檢記錄"、“缺陷記錄"、“文檔管理"和“用戶報告"七大模塊,支持一次圖、需量、用電量、視頻、曲線、溫濕度、同比、環比、電能質量、各種事件報警查詢,設備檔案查詢、待辦事件處理、巡檢記錄查詢、用戶報告、文檔管理等。
近年來,隨著智能化鐵路建設理念的提出,鐵路電力供電係統現場無人化管理的模式是必然的發展方向,鐵路運營管理單位對於(yu) 通過智能化運維監測技術和分析判斷解決(jue) 電力係統運行過程中的各類故障,以便實時的處理故障並及時恢複電力供電,保證鐵路運行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此背景下,本文所介紹的高速鐵路電力智能運維管理係統提出了鐵路電力係統智能運維管理係統的理念,將各子係統之間的數據通道共享,打破了傳(chuan) 統各自獨立的信息傳(chuan) 輸方式,通過深度集成融合的平台主站形成了係統化、標準化的運維管理體(ti) 係模式。係統通過集成網關(guan) 、共享通信傳(chuan) 輸設備,利用鐵路運維傳(chuan) 輸網絡通道的方式將各類監測數據送至運維管理平台數據進行實時分析,實現鐵路全線電力在線監測、智能化預報警及故障的智能化判斷定位,使電力設施建立全生命周期管理體(ti) 係,為(wei) 電力調度和運行檢修管理提供強有力的輔助決(jue) 策依據。隨著鐵路建設標準體(ti) 係的完善和技術的不斷發展,必將具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和發展前景,實現網絡化大數據環境下的鐵路電力智能運維管理,將鐵路電力供電係統運維管理提升到一個(ge) 智能化的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