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星空体育彩票手机版下载官网最新 上海嘉定 201801
摘要:2023年1月8日,微信公眾(zhong) 號魚眼看電改(作者俞慶)發表了文章《虛擬電廠與(yu) 負荷側(ce) 數字化》,原文如下:
從(cong) 電力的專(zhuan) 業(ye) 環節上,我們(men) 分為(wei) “發電、輸電、配電、用電"幾個(ge) 環節(還包括調度、市場等)。
這裏有個(ge) 概念是交叉的,即物理的配電網,和配電專(zhuan) 業(ye) ,並不一致。
對電網來說,配電專(zhuan) 業(ye) 管轄的是公共配電網,而公共配電網隻是物理配電網絡的一部分。
對物理配電網來說,用電環節包含對用戶配電網(微電網)、以及連接在電網*末端的各類資源(比如負荷、分布式發電、分布式儲(chu) 能)的管理。
從(cong) 電力數字化的水平來看,電網數字化的水平*高,國網從(cong) 2006年的SG186“智能電網"工程開始,每年在自動化、信息化領域百億(yi) 級別的投資,大幅度提升了數字化水平,南網也不遑多讓。
發電數字化水平其次,這些年各大發電集團在“智慧電廠"的趨勢下,也大幅提升了發電領域的數字化水平。
但是電力用戶的負荷側(ce) 數字化,一直處於(yu) 非常低的水平。管理的基礎是數字化,負荷側(ce) 低水平的數字化,已經成為(wei) 虛擬電廠發展的*大製約之一。虛擬電廠是對分散式電力資源管理,這些管理包括:匯聚、抽象、調控、交互。
虛擬電廠所管理的,絕大多數是負荷側(ce) 的資源,這些資源分布在配電網的*末端。當用戶配電(微)網的數字化和管理水平很低時,自然對末端資源的管理水平也很低。
大多數用戶配電網(在很多用戶意識裏,那都不是配電網)的管理和數字化水平,落後於(yu) 上一級(公共配電網)20年以上。
雖然都是配電網,差距就是這麽(me) 大。這種差距,對公共配電網的管理也帶來很多困擾,比如用戶內(nei) 部故障,繼電保護裝置越級跳(用戶配電保護裝置不動作,電網保護裝置動作)。
緊接著的問題就是,誰來提升用戶配電網的數字化水平,是不是靠虛擬電廠的這些第三方就可以?
但是這裏又帶來另一個(ge) 悖論:虛擬電廠目前是無法持續盈利的,甚至虛擬電廠目前的這些盈利,無法彌補負荷側(ce) 數字化的投入。
如果財務上單獨核算,目前絕大多數虛擬電廠項目是虧(kui) 損運行的。
這些項目之所以能成立,有的是因為(wei) 電網企業(ye) 作為(wei) 試點項目,不計成本的投入(當然,其實也計,一部分計入了輸配電價(jia) ,另一部分是電力交易中心的交易盈餘(yu) );有的是發電企業(ye) 在光伏、儲(chu) 能投資中,包含了負荷側(ce) 數字化部分投資;有的是售電業(ye) 務前期承擔了負荷側(ce) 數字化投入,然後把需求響應補貼作為(wei) 邊際收益等。
虛擬電廠大規模推廣之前,需要建立負荷側(ce) 數字化的商業(ye) 模式,而不是等著虛擬電廠這個(ge) 商業(ye) 邏輯成立,再去做負荷側(ce) 的數字化。
這就有點像:在美團、拚多多商業(ye) 模式成立以前,智能手機已經商業(ye) 自洽了,賣智能手機已經可以了。
否則讓拚多多去送智能手機,那拚多多的商業(ye) 模式肯定是不成立的。
經常有光伏投資方麵的朋友問:一個(ge) 用戶的能源數字化項目,ROI怎麽(me) 算?是不是可以用節能量去算投資回報?
在實際項目中,大量的分布式光伏項目(工商業(ye) ),以“目錄電價(jia) "為(wei) 基準,計算光伏售電價(jia) 格折扣,形成一種變相的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與(yu) 用戶簽訂光伏售電合同。
所以他們(men) 自然認為(wei) 負荷側(ce) 能源數字化投資是不是也帶有這種屬性。
我的回答是:即使是工商業(ye) 分布式光伏,目前已經取消目錄電價(jia) ,現貨市場的出清價(jia) 格也呈現波動頻繁、峰穀價(jia) 差拉大的趨勢,未來不存在錨定價(jia) 格,怎麽(me) 計算固定收益率。
光伏尚且如此,麵對負荷隨生產(chan) 訂單變化,訂單跟隨行業(ye) 景氣度、客戶需求度不斷變動,負荷側(ce) 數字化的節能效益很難明確計算,怎麽(me) 算ROI?
甚至ROI這個(ge) 概念都不能用於(yu) 負荷側(ce) 數字化和虛擬電廠,因為(wei) ROI更多的是一種“固定資產(chan) 投資"的經濟價(jia) 值計算方式。
負荷側(ce) 數字化和虛擬電廠,本質上是一種“企業(ye) 服務",而非資產(chan) 投資。
而目前積極投入“虛擬電廠"業(ye) 務的,自認為(wei) 有先天優(you) 勢的發電企業(ye) 們(men) ,正是用“建電廠"的,大幹快上的投資邏輯,去理解“軟服務"的虛擬電廠。
當對一個(ge) 事物發展的底層邏輯,認知出現偏差,這個(ge) 事物的發展也一定會(hui) 一地雞毛。
負荷側(ce) 數字化水平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低?個(ge) 人認為(wei) 是負荷側(ce) 的企業(ye) ,能源管理水平較低導致的。
在實際項目中,我們(men) 見過很多負荷側(ce) 數字化工具,隻是作為(wei) 建設項目的一部分,在驗收以後就沒有發揮作用。
為(wei) 什麽(me) 工商企業(ye) 的能源管理水平較低?這是因為(wei) 過去處於(yu) 高速增長階段,企業(ye) 更多的關(guan) 心主營業(ye) 務的發展,不會(hui) 關(guan) 注作為(wei) 輔助業(ye) 務的“企業(ye) 能源管理",是否產(chan) 生管理價(jia) 值,說白了就是能保證企業(ye) 正常生產(chan) 就好。
用電企業(ye) 的能源管理意識水平,決(jue) 定了負荷側(ce) 數字化水平,*終決(jue) 定了虛擬電廠能否落地,並持續前進。
從(cong) 目前來看,需要進一步通過政策影響(比如需求響應、能源雙控、碳排放約束),市場價(jia) 格信號,以及專(zhuan) 業(ye) 的能源服務等 綜合手段,去推動企業(ye) 建立這種意識,並且通過數字化和管理,產(chan) 生可見價(jia) 值。
因此虛擬電廠的推動,不是靠簡單投入數字化項目,也不是靠單純的光伏、儲(chu) 能、售電、節能,而是一種企業(ye) 管理提升,更類似企業(ye) 財務優(you) 化或者ERP流程優(you) 化。
負荷側(ce) 數字化,其實隻是財務管理軟件或者ERP軟件,現在多數的企業(ye) 不會(hui) 問“投資一個(ge) ERP,ROI是多少"這樣的問題了。
國家為(wei) 了提升能源消費側(ce) 的綠色能效水平,無論是以前的節能服務、再到分布式光儲(chu) 建設、微電網與(yu) 多能互補等,一直在出 台相關(guan) 政策,但始終落入“項目投資"的模式,這是與(yu) 能源行業(ye) 長期以“基建思維"分不開的。
當一個(ge) 行業(ye) 進入中低速增長期,原有的建設思維轉換為(wei) 運營思維和管理思維,這時候才是數字化的*佳機會(hui) 。
房地產(chan) 行業(ye) 從(cong) “賣房子"變成“自持物業(ye) 運營",將迎來房地產(chan) 管理數字化的高峰。
負荷側(ce) 也是一樣的邏輯,虛擬電廠的深刻意義(yi) ,也在於(yu) 此。"
看完文章受益頗豐(feng) ,本文主要是想結合文章探討電力用戶負荷側(ce) ,也就是企業(ye) 微電網數字化的實現方式及其意義(yi) 。
虛擬電廠本質上是運用能源互聯網技術,把數以千計的企業(ye) 微電網分散的可控負荷、充電樁、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儲(chu) 能等整合起來,變成具有一定規模、可調節的負荷資源和發電容量,通過這個(ge) 看不見的“電廠"來配合大電網的需求響應,解決(jue) 電網峰穀差大、局部電力供應緊張等問題的同時從(cong) 中獲利,這對電網和用電企業(ye) 是雙贏的。今年以來,虛擬電廠頻獲政策支持,在行業(ye) 內(nei) 掀起發展熱潮,主要原因在於(yu) 我國電力峰穀差矛盾日益突出,未來在緩解供需矛盾,提高電網穩定性和靈活性上,虛擬電廠可以發揮出關(guan) 鍵作用。
虛擬電廠在國外已經有比較成熟的運行機製,但是現階段國內(nei) 虛擬電廠真正落地的項目很少,且大多為(wei) 試點項目,如俞慶先生所說一方麵是虛擬電廠目前無法持續盈利;另一方麵虛擬電廠的基礎設施,也就是數量眾(zhong) 多的企業(ye) 微電網數字化程度太低,前期需要投入較多的資源先實現企業(ye) 微電網的數字化。企業(ye) 微電網側(ce) 低水平的數字化,已經成為(wei) 虛擬電廠發展的*大製約之一。
企業(ye) 的能源管理意識決(jue) 定了企業(ye) 電網的數字化水平,接下來會(hui) 有進一步的政策(比如需求響應、能源雙控、碳排放約束)和價(jia) 格激勵機製去推動企業(ye) 建立微電網數字化,為(wei) 虛擬電廠的推廣和發展做好基礎設施的建設,同時也提高企業(ye) 的能源管理意識,並通過數字化的能源管理對企業(ye) 產(chan) 生價(jia) 值。那企業(ye) 怎麽(me) 建立適用於(yu) 自身的微電網數字化呢?
企業(ye) 微電網的數字化係統(EMS)包含安裝於(yu) 現場的傳(chuan) 感器、智能網關(guan) 和微電網數字化軟件。傳(chuan) 感器用於(yu) 監測和控製企業(ye) 內(nei) 部的負荷設備和分布式發電設備(係統),現場傳(chuan) 感器的數據接入邊緣計算智能網關(guan) ,每個(ge) 智能網關(guan) 可以看做是一個(ge) 區域指揮部,采集所接傳(chuan) 感器數據進行協議轉換後上傳(chuan) EMS和轉發第三方係統,網關(guan) 可以根據預設閾值或自動學習(xi) 來執行邏輯計算,並執行EMS的指令。EMS可以看做是企業(ye) 微電網的指揮部,根據智能網關(guan) 上傳(chuan) 的數據生成各類圖表、控製策略和分析結論,並按照設置的權限響應虛擬電廠的調度指令,這樣數量眾(zhong) 多的EMS就構成了虛擬電廠的基礎,係統架構圖如圖1所示。
AcrelEMS企業(ye) 微電網數字化係統融合企業(ye) 負荷側(ce) 的電力監控、能耗統計、電能質量分析及治理、智能照明控製、主要用能設備監控、充電樁運營管理、分布式光伏監控、儲(chu) 能管理等功能,用戶通過一個(ge) 平台即可全局、整體(ti) 的對企業(ye) 微電網進行進行集中監控、統一調度、統一運維,同時滿足企業(ye) 用電可靠、安全、節約、高效、有序用電要求。
對企業(ye) 35kV變電站至0.4kV配電涉及的變壓器、斷路器、直流屏、母排、無功補償(chang) 櫃及電纜等配電相關(guan) 設備的電氣參數、運行狀態、接點溫度進行實時監測和控製,監測企業(ye) 微電網主要回路的電能質量並進行治理,對故障及時處理並發出告警信息,提高企業(ye) 供電可靠性。
采集企業(ye) 電、水、燃氣等能源消耗,進行分類分項能耗統計,計算單位麵積或單位產(chan) 品的能耗數據以及趨勢,對標主要用能設備能效進行能效診斷,計算企業(ye) 碳排放,為(wei) 企業(ye) 製定碳達峰、碳中和路線提供數據支持。
智能照明控製功能可以根據企業(ye) 情況實現定時控製、光照感應控製、場景控製、集中控製、調光控製等,並結合紅外傳(chuan) 感器、超聲波傳(chuan) 感器,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為(wei) 企業(ye) 節約照明用電。
監測企業(ye) 分布式光伏電站運行情況,包括逆變器運行數據、光伏發電效率分析、發電量及收益統計以及光伏發電功率控製。
監測儲(chu) 能係統、電池管理係統(BMS)和儲(chu) 能變流器(PCS)運行,包括運行模式、功率控製模式,功率、電壓、電流、頻率等預定值信息、儲(chu) 能電池充放電電壓、電流、SOC、溫度,根據企業(ye) 峰穀特點和電價(jia) 波動設置儲(chu) 能係統的充放電策略,控製儲(chu) 能係統充放電模式,實現削峰填穀,降低企業(ye) 用電成本,見圖6。
監測企業(ye) 微電網充電樁的運行狀態,提供充電樁收費管理和狀態監測功能,並根據企業(ye) 負荷率變化和虛擬電廠的調度指令調節充電樁的充電功率,使企業(ye) 微電網穩定安全運行。
根據企業(ye) 負荷波動數據,再結合虛擬電廠的調度指令,決(jue) 定以何種方式參與(yu) 電網需求響應,平台可通過給儲(chu) 能係統下發控製策略,調整充發電時間。平台在需求響應時間段調整可控負荷功率,停止給可中斷負荷供電。並且可以根據企業(ye) 可控負荷數據製定需求響應控製策略,實現一鍵響應。
如文章所說“負荷側(ce) 數字化,本質是管理意識提升",企業(ye) 微電網數字化建設是大勢所趨,是虛擬電廠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企業(ye) 自身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必要手段。隨著雙碳政策和電改政策的推進,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解決(jue) 電網峰穀差大的問題,必然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政策工具走上台麵,包括加大電價(jia) 浮動、拉大峰穀電價(jia) 差、能耗雙控等等,在這種情況下僅(jin) 依賴人工的管理是無法適應政策和電價(jia) 變化的。而提前建立和適應了能源數字化管理的企業(ye) 將會(hui) 更快獲得用電成本的優(you) 勢,切實享受電改政策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