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業(ye) 背景
1.1電氣火災占比
電氣火災指由電氣故障引發的火災。每年以30%的比例高居各類火災原因。以50%到80%的比例高居重特大火災原因。已成為(wei) 業(ye) 界特別關(guan) 注的對象並為(wei) 此進行著孜孜不倦的努力。
國務院安委會(hui) 也於(yu) 2017年5月至2020年4月年開展了為(wei) 期3年的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在各界努力的情況下,電氣火災發生率仍然居高不下,由此可見我們(men) 麵對的電氣火災潛在危害是多麽(me) 的巨大。
2021年“119”消防日,國家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公布了2021年至10月份全國火災形勢報告。數據顯示,從(cong) 火災種類來看,電氣火災數量仍高居**,占比高達50.4%!
電氣火災指由電氣故障引發的火災。導致電氣火災的原因有很多,私拉亂(luan) 接電線,線路老化、接觸不良、短路、用電設備起火等都有可能造成火災。
1.2政府紅頭文件
智慧消防重要政策文件
《關(guan) 於(yu) 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通知》
《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
智慧消防省級重要政策文件
《關(guan) 於(yu) 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通知》
《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
智慧消防地方級重要政策文件
《關(guan) 於(yu) 開展電氣火災綜合治理工作通知》
《關(guan) 於(yu) 全麵推進“智慧消防”建設的指導意見》
2.電氣火災剖析
2.1電氣火災起因
電氣線路發生火災,主要是由於(yu) 線路的短路、過載或接觸電阻過大等原因,產(chan) 生電火花、電弧或引起電線、電纜過熱,從(cong) 而造成火災。
引發電氣火災的主要原因有短路、過載、接觸不良、電弧火花、漏電、雷擊等,主要是電氣安裝工程、電器產(chan) 品的質量以及使用、管理不當等問題造成的。電氣係統分布廣泛、長期持續運行,電氣線路通常敷設在隱蔽處,火災隱患不易發現。另外,電氣火災的危險性還與(yu) 用電情況密切相關(guan) ,當用電負荷變大時,容易導致電流變大而造成電氣火災。由於(yu) 電氣火災主要發生在建築物內(nei) ,建築物內(nei) 人員密集、疏散困難、排煙不暢,容易造成觸電、窒息等群死群傷(shang) 的火災事故。
短路
電氣線路發生短路的主要緣由有:線路年久失修使線芯暴露;絕緣受到破壞;安裝、修理人員接錯線路,或帶電作業(ye) 時造成人為(wei) 碰線短路:不按規程要求私接亂(luan) 拉,管理不善,維護不當等都是電氣線路發生短路的緣由。
過負荷
設計或選擇導線截麵不當,實際負載超過了導線的平均載流量;在線路中接人過多或功率過大的電氣設備,超過了電氣線路的負載力量等問題是造成電氣線路發生過負荷的緣由。
接觸電阻過大
在電氣線路與(yu) 母線或電源線的連接處,電源線與(yu) 電氣設備連接的地方,由於(yu) 連接不牢或者其他緣由,使接頭接觸不良,造成局部電阻過大,稱為(wei) 接觸電阻過大。接觸電阻過大時,會(hui) 產(chan) 生大的熱量,可以使金屬變色甚至熔化,並能引起絕緣材料可燃物質及積落的可燃灰塵燃燒。
電氣線路產(chan) 生的電火花和電弧
電火花是電*間放電的結果。電弧是由大量密集電火花所構成的。電弧的溫度可達 3000°C以上,電火花和電弧簡單引起可燃物燃燒或爆炸性可燃氣體(ti) 、可燃粉塵的爆炸。
2.2電氣火災間接原因分析
對其中有數據可分析的275起案例進行了統計,分析顯示:因電氣產(chan) 品質量問題(如天津東(dong) 麗(li) 區“1.12”住宅樓電纜井天絕緣穿刺線夾過熱引發火災,該工程使用穿刺線夾係貼牌產(chan) 品)引發的火災有40起,占總比例的14.55%,因施工安裝問題(如山東(dong) 壽光龍源食品公司“1116”重大火災冷庫內(nei) 沒有使用耐低溫銅芯電纜,接頭處理不規範)引發的火災有43起,占總比例的15.64%,因使用管理問題如哈爾濱“1.2’重大火災,違規使用電暖氣導致過負荷引發的火災有166起,占總比例的60.36%,因設計工藝問題的火災有5起,占總比例的1.81%,其他原因的有21起占總比例的7.64%。其中,“使用管理問題”是導致申氣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但這些分類是相對的,火災的發生往往是上述多種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
3.安科瑞解決(jue) 方案
軟件介紹—主要功能
4.配套智能產(chan) 品
組合式電氣火災探測器
末端多回路智慧用電檢測裝置
故障電弧探測器
智能微型斷路器
PZ30箱改造前與(yu) 改造後
配電箱改造前與(yu) 改造後
限流式保護器
中線安防
智能安全配電裝置
5.資質
6.應用場所
•九小場所、三合一場所 ;
• 商場、超市、批發市場等人員密集場所·;
• 養(yang) 老院、福利院、孤兒(er) 院等社會(hui) 福利機構;
• 圖書(shu) 館、博物館、科技館、文化館等文化活動館;
• 幼兒(er) 園、小學、大學等學校場所;
• 車站、高鐵、機場等交通場所;
• 銀行總部大樓、支行、營業(ye) 廳等金融場所;
• 燃易爆倉(cang) 庫、木材加工、紡織、噴塗、製藥等企業(ye)